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

在Ubuntu下手动安装NVIDIA驱动

对于Linux的新手来说,安装驱动程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显卡,关系到能否看视频,能否启用Compiz Fusion的3D特效,还有能否玩3D游戏(这个很小了,毕竟Linux很少3D游戏啊!)。

废话少说,实战如何安装N卡驱动。

如果你以前安装了源里的驱动,请先卸载原来的驱动。

sudo apt-get remove nvidia-glx

然后当然是重新起动计算机拉。重启后,在系统选择菜单选第二个选项,即恢复模式里(recovery mode)。系统就会进入命令行模式里,不要害怕,nvidia的驱动不能在X的环境安装的,只能在命令行模式。

确保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头文件和编译环境,否则驱动是不能够安装的。安装编译环境的命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如果害怕安装了新驱动后不能启动X,先备份X的配置文件。

sudo cp /etc/X11/xorg.conf /etc/X11/xorg.conf.mybackup


接着安装驱动,键入:

sudo sh NVIDIA-Linux-x86-169.09-pkg1.run

接下来就出现一个英文的文本界面,英文不算难明白,细心看一看就明白了。接下来按它的指示安装就是了。安装完成后,键入命令:

shutdown -r 0

重新启动,进入X后,就完成整个驱动程序的安装了。

NVIDIA X Server Settings的图片

被Realtek折磨了一整天

很难说这是什么事情,编译了Realtek的HD Audio驱动,失败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重启后想恢复以前,不行,找不到音频设备,就重新安装Ubuntu。

重装系统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Ubuntu这一类Linux发行版,简直是小菜一碟。装完系统,按照原来的方法安装NV的 169.09显卡驱动,这一次竟然装不到。气死我了,还有顺带的问题也出来了:进不了X。如是者两三次后,没有办法,为了硬盘的寿命,只有用源里的老旧的 100.14拉。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程序了,我可以休息了!!!

2008年1月22日星期二

4200+发威了!

今天晚上看见了悍马HA01-GT3的BIOS有新版本更新了,于是试刷了一下,顺便超一下频。看看BIOS有什么改进。

我的4200+原来是超不了的。可能我还不是很会K8平台的设置罢了。今晚开头的时候也是一样。我想放弃了。不过后来把CPU电压提高到了1.425V,又把内存强行设置在DDR2-667的模式。250X10=2500开机成功了。再看一看内存频率DDR2-833。恐怖死了,我的内存条是用VDATA的DDR2-800,居然可以上到833,奇迹。而且我只是设置在DDR2-667的模式。可能吧,如果我把内存设置在DDR2-800模式时,可能会把内存频率设置得过高,导致超频失败。此次以后,我就把内存条设置在DDR2-667的模式来超频了。接着上250X11=2750,达成。接着更勇猛的,300X10=3000。不过无论我加电压加到多高,它始终上不去。退而求之。333X9=3000,失败。再来267X11=2937,失败。再来,267X10.5=2800终于成功了。跑了一下PI和3DMARK05,分别是32s(Windows)和11000(8600GT@625/1350/1500)。Ubuntu Gusty的PI是26s。还算可以吧。不过我没有打算长用。因为长期超频会导致电脑加速老化的。









总结经验:
AMDK8平台的内存频率实在难以控制,稍微设置不好就会导致频率过高而失败。这样的例子是在太多了。总之想成功,看好你的内存条。超频要谨慎,莫为一时得意而伤身啊!!

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不应只有GNOME没有KDE

KDE4.0.0发布了,既有惊喜,也有失望。

惊喜的是,KDE4有一个更漂亮的界面,甚至比Vista更漂亮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失望的是,这个正式版还不够实用,很多原来在KDE3运行良好的程序还不能在KDE4上运行,不过相信这些问题很快可以解决。

KDE4的发布给KDE迷一支强心针。看看现在的Linux发行版,特别是新的发行版,已经很少用KDE作为桌面环境了。大多数都是用GNOME的。GNOME有GNOME的好处,KDE有KDE的好处。与GNOME相比,KDE的桌面更漂亮,更接近Windows的操作方式。对于入门的Linux用户来说,是一件很容易接受的事清。但是它比GNOME更臃肿,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而且对于极端的Linuxer来说,KDE就像Windows的Linux移植版。他们是不会接受一个这样接近Windows的软件的。再加上KDE早期并不是开源软件,让人担心它会转为商业专有软件。这一切一切都阻碍了KDE的发展。

KDE4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众多软件开发商都看好它的发展。看好归看好,能不能成功还得靠自身的努力。GNOME虽然强大,但它更新也很缓慢。所以KDE还是有很大的机会!两者互相竞争才有进步的机会和空间。

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

安装了KDE4的Kubuntu7.10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Kubuntu还在安装。不过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写这篇文章。

安装还算顺利。我是用Virtual Box 1.5.4虚拟机安装的。前阶段还算顺利,只不过中文实在太难看了,尤其是简体中文,十个字有两三个显示不出来,用方格代替。实在看不过眼了,所以就用英文装吧。不来我在安装Linux发行版的时候就拔网线,免得浪费时间联网更新。不过Kubuntu7.10-KDE4安装到82%的时候不动了,等了四五分钟还是这样,我立刻接上网线。它竟然直接飞奔到94%,94%那里又是很慢的,花了四五分钟来配置硬件。接着安装了Grub后,便安装完成,重新启动。

重启的时候,没有往常的Kubuntu的启动Splash,换来的是生硬的字符检测的启动画面。对于老手来说是一件欢喜若狂的好事情,然而对于新手来说,就是一阵阵恐惧。不过一切顺利进入到登录界面。键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就登录到桌面。和KDE4RC2一样没有大的变化。尝试过KDE测试版的朋友绝对不会陌生,但是习惯了KDE3.5.X和GNOME的朋友就很不习惯了,我就是属于后者。

说起来,KDE4的界面真的比KDE3进步很多,特别是桌面的小程序,使用而有趣。倒是那个K菜单很不习惯。记得KDE3的那个是仿Windows的,用起来很快就适应了。但是KDE4里的找了半天还没有找出来。这方面主要是不适应罢了,还有我是装英文版,还没有看得明白所有单词。随后我寻找中文的更新,不过似乎当前还没有支持。还有一点的是,我的Kubutnu7.10-KDE4好像显示得不正常,标题栏的字体特难看,还有点畸形。或许我是用虚拟机安装的,显卡驱程还没有安装的原因吧。

Kubuntu7.10-KDE4的软件还算听不错的,不过还是少了一点,KOFFICE和OpenOffice.Org还没有,这是一个遗憾啊。还有那个K Package Manager还不能用,它显示是什么SMART……还没有安装。不过好在还有APT,不怕,软件照样装。

已经深夜了,明天再补图上来显示。

我用的Kubuntu7.10-KDE4,下载地址如下:

http://cdimage.ubuntu.com/kubuntu/releases/gutsy/kde4/kubuntu-kde4.0-i386.iso

2008年1月13日星期日

译稿:9个自由软件用户的特点

本文原出自EarthWeb,Bruce Byfield是一个电脑记者,定期为Datamation, Linux.com、和Linux Journal撰稿,译文由国内著名网文译手cccccc编译.
Windows和其他私有软件是商业软件市场的产品.在商业软件的文化中,信息流是单向的--从厂商到用户--并且这些公司所谓的知识产权和厂商锁定助长了他们强制把用户定义为一个不问是非的角色的气焰.相反,自由软件文化有两个起源.第一个是Eric Raymond在Unix编程艺术里描述的Unix文化,它强调优秀.第二个是自由软件定义的四个自由度.
诚然,最终用户未必对学习和改善他们自己的编程技术有兴趣.但是,对开发者来说这种自由的选择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期望.此外,这种运行和再发布程序的自由, 在某种程序上减轻了大家对私有软件不受欢迎方面的感受.至少,集合这些资源创造了一批更活跃、更苛刻的用户,而这在私有软件里是不可能的.

无疑,这些起源的差异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期望.当然,一定会有例外,并且用户专门技能越丰富,差异越不显著.此外,像Firefox和 OpenOffice.org这些自由软件正在越来越多的集成到私有平台.并且当自由软件发展成一个大市场时,私有文化同样也正在渗透到自由软件里来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仍然可以认为自由软件用户与私有软件用户在很多基本方式上是不同的.更进一步,当你销售或开发软件时,是否解这些区别能严重影响你的成功.

1) 自由软件用户希望开放的软件许可,而且不需要激活

像Adobe和Xare这种已经在测试GNU/Linux版本软件的私有厂商,通常认为自由软件用户不会购买商业软件.然而,像Mandriva 和 Red Hat 这样的公司已经证明了,比起对现实的观察,这更像是一个对替代商业想法失败的假想.如果没有别的情况,商业用户基本是会购买商业软件,只是为了拥有与厂商保持传统关系的安慰.

然而,只要给他们任何一点机会,自由软件用户真的会拒绝私有许可证和激活方式,这阻碍了他们复制和再发布软件的自由.如果别处没有合适功能的软件,有些人会忍耐私有许可.对不重要的软件比如游戏这些他们可能会接受私有许可.但是,只要一看到替代品,他们会抛弃私有产品.当然,大多数甚至都不会接受这个暂时的折衷.

如果你要向自由软件社区销售,请你放弃从软件身上赚钱的方法,想一想软件周边你能提供什么服务吧.那么你想一想文件分享和自由文化是否是根植于自由软件文化的?

2) 自由软件用户希望规律的升级和补丁

自由操作系统是为完全满意而设定的.你想要一个软件?切换到根用户,5分钟它就安装好并且在没有重启的情况下投入使用.

这个日常功能的高效性在升级和补丁同样适用.在自由软件中,升级和补丁不是在beta版和RC版完成后才发生的年度事件.它们接近于一个日常的事件.计划维护者认真负责的对待,这是众所周知,他们尽快会从工作中会抽出私人时间去修复一个BUG或打安全补丁.

3) 自由软件用户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工作

从Windows转换到GNU/Linux,用户可能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仅仅对于外观和桌面操作,就有那么多的定制选项.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可能会感觉到可选项真是太多了.通常,他们无法想象曾经能有这个一半的选项.

这些选项是自由软件向它的用户灌输支配感的直接结果. 用户不仅希望使用菜单、工具栏或快捷键作为他们偏爱的指令,而且希望简洁有效的控制颜色、窗口小部件甚至桌面特性的布局.如果他们以另一种方式转换,从 GNU/Linux到Windows,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受到约束,他们强制被要求做开发者让他们做的事,而不是咨询他们自己的意义.

4)自由软件用户想要控制自己的系统

对自由软件用户来说,Windows XP或vista最让人不能忍受的一个方面是,你会被不时弹出的东西骚扰.系统会提醒你可用升级、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当前系统状态.同样你的软件,比如 Java和很多其他程序,会有自己的信息这也并不奇怪.这就是说,操作系统和一或两个基本程序像电话屋一样,并且锁定技术管制了你的电脑.有时候,看起来你的工作每30秒那样就要被打断一次.

自由软件操作系统的桌面也开始有系统提示了,但是,迄今为止,它们是针对整个系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能被关闭.有经验的GNU/Linux或FreeBSD用户知道例行系统事件在日志文件里,他们能在空闲时再去读它.

至于锁定和监视技术,忘记它吧.很多自由软件用户对相对良性的自动监视工具比如Debian Popularity Contest或Smolt存有疑虑,更不用说那些从他们手中夺走控制权的软件了.

5)自由软件用户喜欢探究

假期里,我大约在瞬间解决了面对的两个Windows问题.一个是简单的把显示器插到专用显卡上,而不是主板集成的那块显卡.另一个通过用一个文件管理器代替新硬件自带的专用工具也解决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找找看有什么办法,他们都说我帮了大忙、支支吾吾之类的话,但是最后他们或多或少都承认他们只是害怕尝试而已.

对我来说,这些反应代表了私有软件通常造成的习得性无助.桌面上只有可见的几个工具--大多数都隐藏着几个对话框之下--并且这些工具并没有说明它们是如果达到这个结果的--普通Windows用户很少有动机去学习如果管理系统.

然而,在自由软件系统上,探究是很容易的.例如,大多数配置通过能从文件管理器浏览的纯文本文件完成.因为探究能带来了快速有效的结果,自由操作系统的用户被鼓励去研究,并且迅速成长为有能力那样做的用户.如果把他们放到Windows系统,他们可能会报怨,他们被系统孤立出来了,就像戴着拳击手套打字一样.

6) 自由软件用户希望自力更生

自由软件用户不反对帮助文件.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喜欢帮助文件.对于传统Unix man页面,在命令行它们有信息页面,在桌面他们有在线帮助.但是这与私有软件用户期望的正式技术支持相差很远.

相反,自由软件用户期望的是自力更生--不仅是帮助文件,而且还有容易理解的配置文件(更完美的是用易读的纯文本形式),和邮件列表、IRC聊天频道这些能与别人交流的形式.DIY哲学深深根植在每一位自由软件用户身上.他们使用自由软件越久,这种哲学越深.

7) 自由软件用户不惧怕命令行

对Windows用户来说,命令行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这并不奇怪,考虑到命令行的笨拙与限制;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vista允诺提供后来又放弃的那个命令行.但是在自由操作系统中命令行比在Windows中更友好,大多数用户很快就适应了它.

几乎在每一种情况下,自由软件里文字命令比它对应的图形界面有更多的选项并更强大.用户很乐意使用图形界面,但是,当它的极限到达时,大多数用户还是会很高兴的进入命令行.这听起来有一点极客,但是这个习惯大部分是有绝对实用性的.除非接口设计者设法给图形界面提供与命令行一样的功能,那你就不用改变什么了--不过,坦白的说,很少有人那样做.

8) 自由软件用户学习软件种类,而不是程序

私有软件用户很难了解他们的操作系统,他们就像在玩魔术拼字一样--仪式程序一样对待它,如果使用完全正确,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另外考虑到私有软件很昂贵,他们趋向于熟悉某一个办公套件,某一个网络浏览器和某一个邮件阅读器.结果,转换软件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伤害.

相反,自由软件用户既有系统知识也有软件选择体验.他们会在每一类别的软件中选择其中一个,但是这在体验了所有的可能目标之后才会做出.如果需要一个他们的软件没有的特性,他们会找到一个临时或永久的替代品,并相信他们需要的其他特性这两个程序都会有.和私有软件用户不同,自由软件用户的忠心是暂时的,并且依赖于软件的质量和选择.他们缺乏把私有软件用户绑定到一个特定公司的那种财政投入,并且好像没有理由要他们改变这种情况.

9) 自由软件用户希望能与研发者和其它工作人员交流

自由软件社区因自己是一个精英而感到自豪,在那里地位是成就和贡献的结果.因为地位依赖于最近你完成了什么,它不像传统办公室里的关系那样固定.甚至在存在明显领导者的地方,他们最初也是在一个比经理直接控制其他人那种情况更公平的环境之中.那就是说社区成员不可能把自己孤立在权力之墙后面.社区成员通常可以直接和项目领导者交流,一般是通过email和IRC.也没有项目领导者反对这项安排.


甚至在公司里,这种平面结构的踪迹也存在.与其去反抗它,明智的管理者会接受它并要求一个特殊的地方,纯粹是因为他们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