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前的经济气候,对软件的知识产权重视,加上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开源软件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企业舍弃昂贵的闭源商业软件,取而代之的是免费的开源软件。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情。特别像我这种开源软件的忠实拥趸,那绝对要用欢天喜地来形容。但是在开源与闭源软件的切换中,很多企业都是反反复复的,有些企业坚持下来了,但是很大的一部分企业还是回到闭源的商业软件中。这似乎在折腾自己。
难道真的是开源软件还不够成熟么?非也非也!我们使用的软件有很多都是高质量的开源软件,例如Firefox,Thunderbird和OpenOffice.org。但是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反复性呢?我认为是企业在开闭源软件的切换之中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这些代价不只只是金钱方面,更多的是在其他方面。首先企业从闭源软件切换到开源软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而人力的投入就有可能减低原有的效率。企业的IT部门要重新学习熟悉开源软件。或许,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的使用上并无分别,但是一个人转换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也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开闭源软件过渡时期必不可少的就是软件使用培训。没有培训,恐怕要迁移到开源软件只是一句空话。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中,各种IT服务的接合也是一个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在中国,微软产品如此盛行,要想顺利地完成生意合同,这个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在如此情况之下,企业要认真调研迁移到开源软件的成本和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在迁移之前,企业理应制定好一份完整的计划,以平稳地过渡到开源软件之上,避免对原有业务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我个人认为的一条迁移路线图是闭源→混源有→开源。企业从闭源软件之上安装开源软件,闭源软件和开源软件同时使用,让员工适应开源软件的环境和操作。例如企业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安装Firefox浏览器、Thunderbird邮件客户端和OpenOffice.org办公软件。当企业的员工适应了这些软件后,企业再向其他软件迈进,逐步逐步地让开源软件取代闭源软件,到最后一步,就是Linux或BSD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接替Windows的工作。此外,开源软件的迁移最好是从IT能力较强而且非关键业务部门开始,最后才是关键业务部门和关键的应用服务器的迁移,这样会对企业的平稳运作有很大的好处,更何况,这些部门可能不允许停止运作1秒钟,这一秒钟或许就回意味着巨额资金的损失。同时为避免难以估计的意外和减少意外带来的损失,企业可以考虑购买开源软件的支持服务,不过这需要一定的资金。另外,企业应赢保留少量完全运行闭源软件的计算机,应对特殊客户的需求。所以企业在迁移至开源软件之前,切切实实地准备好一个方案,以便让开源软件可以在企业中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保驾护航。
最后,祝福所有使用开源软件的企业事事顺利,财源广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