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关于Fedora的一点看法

看了Kaio的文章,我确实产生了一点关于Fedora的看法……

我分享一下吧……呵呵!!

怎么呢?Fedora是一个引领技术潮流的发行版,也是一个定制性极高的发行版。其背后是显赫有名的红帽公司。Fedora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Red Hat Linux,本身就有一个很雄厚很稳定的基础,也有一个很传统的底蕴。Fedora也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技术试验场。或许是过去的辉煌,或许是领先一步的技术,Fedora对于普通用户显然不够亲切。稳定本来就是Fedora的优势,但是从最近的软件包升级中看出,Fedora也有不少不稳定的软件包,而且部分关键的软件包也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如dbus-1.2.6,和libdrm与ATi驱动的兼容问题。至今使用ATi显卡的Fedora用户仍然不能正常地安装官方驱动包。而作为第三方源的RPM Fusion,似乎还在调试之中,很多软件包还没有提供下载而且更新速度也不快。可能这是刚组建的缘故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Fedora应该如何定位,Fedora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呢?应该是继续走技术精英的路线,还是应该走面向普罗大众的路线呢?至少,我在最近的几个发行版中看不出来。Fedora 7和Fedora 9被加入了大量新特性新功能,而Fedora 8和Fedora 10则在人性化方面得到了很大改进。而且,每一次新版本Fedora的发布都会伴随着很多个Spin版本发行的,这显示了Fddora的高度定制性(这似乎是Linux发行版的共性吧!)。Fedora似乎每一方面都想兼顾,而且也想兼顾好。对于一个社区驱动的Linux发行版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更何况是Fedora这种人气不太够的发行版来说。

红帽的态度——个人认为,这才是决定Fedora命运的一个最关键因素。Fedora是直接受红帽资助的,所以Fedora上的技术,可能会迁移至RHEL上面使用。也就是说,Fedora本身就是RHEL的预览版本和测试版本。这本来就无可口非,因为出资者就是红帽自己。但是问题在于,Fedora又是一个社区驱动的Linux版本。社区驱动的发行版就是依靠社区和互联网的力量来研发的。因此红帽就指派了大量的员工去参与到Fedora的开发之中,就是连项目经理和项目负责人都是红帽自己的人。很显然,这就显得狭隘了。这实质上就是老的Red Hat Linux模式,而不是创新的社区驱动模式。虽说红帽很多员工都热衷于参与Fedora项目,但是这样是无法吸引到其他开源人士主动参与开发Fedora,更不用说是普通大众了。所以Fedora的参与度是很低的。当然很多红帽的员工是很乐于参与到Fedora项目,也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不是真正的Fedora。Fedora是需要更多的人去参与,尤其是非专业人员。

Fedora拥有很多引以为豪的技术,但是它缺的是人气,缺的是亲和力。我想Fedora项目的负责人应该看到这点。但愿它以后发展得更好。

2008年12月28日星期日

很难听说到大学老师会拖堂的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画法几何的老师总是那么喜欢拖堂,或许他对于教学真的很投入啊!!!

记得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拖堂是必须经历和“享受”的任务,没想到这种事情还要在大学校园里发现。

我并不讨厌拖堂的老师,有时候还很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真正把热情投入到教学上的园丁。

只不过,有些时候,我的肚子也经很饿了,再怎么也听不下去了。我对拖堂抗议。

求求老师们,还是不要拖堂吧!!!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看了电脑报的杀毒软件横测,根本没意思!!!

有什么意思啊,杀毒软件根本杀不了毒。在cnbeta里看到一篇报道,杀毒软件只能杀灭20%的新病毒。哇塞,这么低的杀毒率,怎么能使到用户们满意呢?

现在的X星们,还在自吹自擂自己的产品如何厉害,特别是在主动防御这方面。可事实上,一个冲击波,一个震荡波,还有一个熊猫烧香,就可以把市面上的所有杀毒软件灭掉。用户装了杀毒软件,都没有实际的保障,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不禁要问,X星们在干什么?

我深知做一个软件难,做一个杀毒软件更难,做一个使所有人都满意的杀毒软件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也知道“天道酬勤”这个话,只要默默地去做,用心地做,始终会有一天成功的。

反观现在的厂家,都去了互相地攻击、谩骂。说别人的不好,掩盖自己的不好,吹嘘自己的好,那有什么意义呢?只在门面做功夫,不去实实在在地去研究,我决不会用他们的产品。

虽然如此,我还是在自己家的机器上安装了KAV6.0.2。老实说,我真的不想装杀毒软件。不过这台机主要是我老爸用的,他只会用Windows,没法子,硬着头皮去装去用,每个星期还要帮他更新病毒库,烦死了。我真的很想在家里安装我心爱的Ubuntu啊,它肯定能为我省却这些麻烦。

计协的朋友还是比较明白事理的。他们的大多数都知道杀毒软件的垃圾。他们没我这么决,一气之下安装Linux。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去用。

我并不是说电脑报的评测不公正。毕竟每个评测都有它的侧重点。两个评测产生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也不出奇。只不过联想到前段时间杀毒软件的口水战,突发奇想而已。

我还是期望世界上没有病毒好了,毕竟乞求那些X星们是没用的!!!^_^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转载>Fedora何去何从?

原文在http://blog.dejieshi.com/2008/10/fedora.html,不过因云防火的原因,现在即使用洋葱路由器无法访问该网页了。在征得原作者的同意,我特意转载到这里。

原作者:Kaio

我以一个套件维护者的身份角度,思考 FEDORA 缺乏支技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申请成为 package maintainer 的程序太麻烦了,我曾经尝试帮助一位有志接手我对 emesene 维护的人快点完成那步骤,结果真的花了很大力气还是没有成功。

要成为套件维护者,必先得到 packager permission;得到这个权限的唯一来源,就是要得到拥有 packager sponsor 权限的人(就是比较资深的人)的认可。

可是能得他们的信任可不是一件易事,工作关系那时候我的主管有 sponsor 权限可以即时批准我;不过以公众身份而请求加入的话,就像前述一样很烦复。

这种劳心过程直接大大影响了参与者要付出贡献的热情,这是非常悲观的事实。

相比 Debian ,他们成为 debian developer (相当於 fedora package maintainer) 的程序不比 FEDORA 简单,不过他们的发行周期却约为每三年一次,不像我们一样每次赶 ALPHA 冲 BETA;不要说在套件上进行增加功能或修复错误的开发,我连把原作者的新版本更新到本地 CVS 再打包成新版本 RPM 都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完了!

相比 Ubuntu ,他们虽然在我们的角度看是比较乱搞,但是这也是他们活力所在;不单来自 Canonical 主公司对项目的金钱资助,也有对 Ubuntu Desktop (相当於 Fedora) 的客户服务,再加上 LaunchPad 和他们其他网上配套设备,这种对初级至中级使用者的吸引力是 Fedora 无可比拟的。

相比 CentOS ,这根本只是 RHEL 的重编版,就是把所有 RHEL 的 SRPM 编成一个 DISTRO,换上非 RH 商标的图案,忘记客服,就这样而已;作为一个没有客服的服务器发行版,个人想到会使用它的,只会是内部有 RHEL 管理资格的人员,或是希望获得 RHEL 管理能力的个人而已。这里完全是没有创新的期望。

相比 RHEL , Fedora 就是它的测试版,网上一切能用的开发,都有可能被加入到 repo 里,不管本身已存在有多才个功能重复的套件;另一方面 RHEL 本身只有内部员工才能碰,而且大多都是修复而不是增加功能。个人认为 RH 系只是被 RHCE 及其他认证之知名度撑起来而已。

Fedora 的人气不济,造成很多的套件都是由 RH 员工所维护(当然有不少是自发而不是主管指派);可惜 FEDORA 独立运作的性质在立场、方向、优先处理的决定,有时候又与 RH 有分岐甚至相反,这种不磨合的情况个人认为会继续蚕食 FEDORA 的活力,最终会影响 RHEL 的销售。这种负面循环效应又会影响 FEDORA 得到的资助,令这一系的发行版走行衰亡。

Debian 作为正统,应该会一直被传承下去; Ubuntu 作为最创新和活力的结构,也应该会一直吸收 WIN32 和 其他 LINUX/UNIX 的使用者; RHEL/CentOS 作为服务器和想成为 LINUX 系统管理人员的人的首选,可能会被架空到纯技术的象牙塔慢慢变得 BSD 化; Fedora 的话,我不知道如何下一个很准确的定论,今后也许会被其他基於 Fedora 又以 Ubuntu 发展方式的版本取代吧!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关于建立谷歌协作平台的公告

因为学习的需要,我特意开设了一个Google Sites的网站,并暂时命名为Tux笔记,用于存储学习资料,并特意公告!

此外,本博客还会继续更新,同时也会有关于Linux相关的文章,但是本博客将坚持原创,并尽力避免抄袭别人文章的情况。

Tux笔记的地址为:http://sites.google.com/site/liangsuilong/

此外,Tux笔记和本博客一样,使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 License协议,并承诺不刊登任何广告!

特此公告!

2008年12月23日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喧嚣的互联网

这段时间,互联网真是热闹,网络事件曾出不穷。有骂战,有热论,有声讨……总之就是热闹,呵呵!

首先就是关于三鹿引起的阿里巴巴和百度的骂战,继而阿里巴巴屏蔽百度,百度推出有啊C2C平台。十一月百度丑闻逐步曝光,网民一片声讨。谷歌强调搜索公正性,意在争夺百度的市场份额。十二月,轮到了腾讯和51的大战,最近这两天就爆发某政府强推红旗Linux,中音协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版权费,真是无所不包,无奇不有。
互联网就是一个完全透明自由的场所,出现各种奇怪的事情本来就已经是习以为常,不过最近的事情确实有点囧,很YY,和恶搞。可是这次似乎是动了真格的了,连CCTV也出来了,似乎是来真的了。本来两大国内媒体巨头——CCTV和百度,河水不犯井水。结果就是因为百度的竞价排名,做了很多虚假广告,害了不少人,而且也压榨了不少经销商的金钱。谷歌又跳出来强调自己是“不作恶”。形势对于百度是很严峻的,如何抽身成功,得看它的决心与勇气了。

还有两件事情是关于版权的。首先是某市文化局强制全市网吧使用红旗Linux的产品,而且制定是红旗,使用其他版本的Linux都属于盗版。天啊!Linux是属于全人类,但是某市这种做法似乎是为中国的抹黑,也是为全世界的Linuxer抹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何况这种强制性措施也是违反自由软件的首要准则——任何人有权利自由地选择使用各种软件。此做法更是一种用野蛮的强制力来推广开源软件,这比使用闭源软件更可怕。

最后这一件就绝对是搞笑的。似乎音乐版权组织想钱想得太过分了,连殡仪馆的钱也再收。这两天也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RIAA控告一个患重病的女孩,要求她赔偿唱片公司的损失。我只能说,该死的版权制度,让它快点死去。用伟大的创作共享协议去取代这该死的版权制度吧!!!

看来互联网要坚持“中立性”和“不作恶”的原则,似乎……现时不太能,只能继续……喧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