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转载>Fedora何去何从?

原文在http://blog.dejieshi.com/2008/10/fedora.html,不过因云防火的原因,现在即使用洋葱路由器无法访问该网页了。在征得原作者的同意,我特意转载到这里。

原作者:Kaio

我以一个套件维护者的身份角度,思考 FEDORA 缺乏支技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申请成为 package maintainer 的程序太麻烦了,我曾经尝试帮助一位有志接手我对 emesene 维护的人快点完成那步骤,结果真的花了很大力气还是没有成功。

要成为套件维护者,必先得到 packager permission;得到这个权限的唯一来源,就是要得到拥有 packager sponsor 权限的人(就是比较资深的人)的认可。

可是能得他们的信任可不是一件易事,工作关系那时候我的主管有 sponsor 权限可以即时批准我;不过以公众身份而请求加入的话,就像前述一样很烦复。

这种劳心过程直接大大影响了参与者要付出贡献的热情,这是非常悲观的事实。

相比 Debian ,他们成为 debian developer (相当於 fedora package maintainer) 的程序不比 FEDORA 简单,不过他们的发行周期却约为每三年一次,不像我们一样每次赶 ALPHA 冲 BETA;不要说在套件上进行增加功能或修复错误的开发,我连把原作者的新版本更新到本地 CVS 再打包成新版本 RPM 都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完了!

相比 Ubuntu ,他们虽然在我们的角度看是比较乱搞,但是这也是他们活力所在;不单来自 Canonical 主公司对项目的金钱资助,也有对 Ubuntu Desktop (相当於 Fedora) 的客户服务,再加上 LaunchPad 和他们其他网上配套设备,这种对初级至中级使用者的吸引力是 Fedora 无可比拟的。

相比 CentOS ,这根本只是 RHEL 的重编版,就是把所有 RHEL 的 SRPM 编成一个 DISTRO,换上非 RH 商标的图案,忘记客服,就这样而已;作为一个没有客服的服务器发行版,个人想到会使用它的,只会是内部有 RHEL 管理资格的人员,或是希望获得 RHEL 管理能力的个人而已。这里完全是没有创新的期望。

相比 RHEL , Fedora 就是它的测试版,网上一切能用的开发,都有可能被加入到 repo 里,不管本身已存在有多才个功能重复的套件;另一方面 RHEL 本身只有内部员工才能碰,而且大多都是修复而不是增加功能。个人认为 RH 系只是被 RHCE 及其他认证之知名度撑起来而已。

Fedora 的人气不济,造成很多的套件都是由 RH 员工所维护(当然有不少是自发而不是主管指派);可惜 FEDORA 独立运作的性质在立场、方向、优先处理的决定,有时候又与 RH 有分岐甚至相反,这种不磨合的情况个人认为会继续蚕食 FEDORA 的活力,最终会影响 RHEL 的销售。这种负面循环效应又会影响 FEDORA 得到的资助,令这一系的发行版走行衰亡。

Debian 作为正统,应该会一直被传承下去; Ubuntu 作为最创新和活力的结构,也应该会一直吸收 WIN32 和 其他 LINUX/UNIX 的使用者; RHEL/CentOS 作为服务器和想成为 LINUX 系统管理人员的人的首选,可能会被架空到纯技术的象牙塔慢慢变得 BSD 化; Fedora 的话,我不知道如何下一个很准确的定论,今后也许会被其他基於 Fedora 又以 Ubuntu 发展方式的版本取代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