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群体性事件

早前我写的一份马克思理论课的论文,作业来的,现在回看一下,发现挺5毛的。


摘要:本文探讨的话题是社会性群体性事件。近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群体性事件,原因在于中国的法治不完善所致。同时这些事件的发生与社会矛盾的激发有所关系。本文运用马克思哲学原理,去简略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并且提出建议。





近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60个春秋了。在60年里,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制定了1954年宪法,落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虽然中国的法制和法治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的破坏,但是在破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和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制定了1982年的宪法,并通过几次的重大修订,完善了现行宪法;审核通过了新的刑法和民法;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法,完善了司法立法和行政制度;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保证了社会的日常秩序。






但是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日,社会性群体性事件却是越来越多,人民对于司法越发的不信任。就如最近的70码事件和邓玉娇事件。本来简简单单的刑事案件,却演变成一件件反应激烈的社会性事件。到了此时,政府官员才迟迟出马,责成相关人员秉公办理。如此一来,民众已经对政府的做法不信任了。即使后来的决策如何合理有效,但总会引起较大的争议。既然不能取信于民,那么政府又如何实行法治呢?如此循环,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不稳定。





以下是摘自网上对70码事件的相关报道:


57日,杭州市市区一辆红色三菱跑车因超速超过50%行驶将一位路人撞死,并把路人撞开30多米元,被撞者当场死亡。而肇事者当时满不在乎的样子。据悉,死者是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学生,06毕业后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据悉,肇事者于去年12月在杭州市区曾飙车被交警拦下。肇事者为杭州当地一富家子弟。警方初步测定,肇事车速为时速70码。


原文地址(来源于网易):http://news.163.com/09/0508/07/58PCAKQI00011229.html





以下是摘自网上对邓玉娇事件的相关报道


200951020时许,邓贵大、黄德智酒后陪他人到野三关镇“雄风”宾馆休闲中心“梦幻城”消
费。黄德智进入水疗区一包房,见邓玉娇正在洗衣,黄误认为邓是水疗区服务员,遂要求邓提供异性洗浴服务,邓以自己不是水疗区服务员为由拒绝,双方为此发生
口角,邓走出包房进入隔壁服务员休息室。黄认为邓态度不好,尾随其进入休息室并继续与之争吵。此时邓贵大闻声进入该房,亦与邓玉娇争吵。邓贵大称自己有
钱,来消费就应得到服务,同时拿出一叠钱炫耀并朝邓玉娇头、肩部搧击。邓玉娇称有钱她也不提供异性洗浴服务。争吵中,休息室内另两名服务员上前劝解,邓玉
娇即欲离开休息室,邓贵大将其拦住并推坐在沙发上,邓玉娇又欲起身离开,邓贵大再次将邓玉娇推坐在沙发上,邓玉娇遂拿出一把水果刀起身向邓贵大刺击,致邓
贵大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受伤。黄德智见状上前阻拦,邓玉娇又刺伤黄右大臂。邓贵大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文地址(来源于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09-05-18/110168013_1.html





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底层原因


既然是一件事实明了,证据确凿的案件,为何会造成如此状况呢?难道是群众百姓的仇富心理?还是别有用心的人鼓动?





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还不是完全的法治社会。人治的状况依然存在。以马克思哲学来看,矛盾是事物进步的动力。没有矛盾,世界也不会发展。但是前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然是案情明了,为何公安叔叔还是要在第一次案情鉴定的时候,会引起轩然大波呢?既然案情明了,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来跟公众解释呢?既然案情明了,为何还不能按着办案原则和规章制度来办案呢?如此看来,如此出格,能让人民群众满意么?能让受害者满意么?





人民最担心的并不是施暴者受到哪一种法律制裁,而是担心案件是否得到应该有合理和公正的审讯。假若一名有钱有权的人对一名普通老百姓造成侵害,那么该名有钱权的违法者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权势得到轻判,甚至是可以逍遥法外呢?但是同样的是,一名普通人员对权势人士造成了侵害,那么会不会因为受害者有权势而施暴者得到的是重罚呢?这种做法让普通老百姓感到异常的不公平。因此在70码事件发生以后,有大量的群众自发上街,悼念逝者谭卓。同样在邓玉娇事件中,由于逝者邓贵大生前对邓玉娇有侮辱侵犯的嫌疑,因此邓玉娇被网友称为现代烈女,而且网络民间的舆论彻底倒向了邓玉娇一方。





因此在制度上保证社会的公平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正如马克思哲学所说的,当矛盾到达了一定容忍限度的时候,只要有一小动作,就会引致整个大危机的爆发,波及面之大,无人可知。历史是人民群众书写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在危机的爆发中,人民群众占领着主导地位,而统治阶级或统治阶层,只会成为落魄挨打的局面,甚至是发生政权的轮踢。





避免群体性事件的措施与建议


如何避免和完全杜绝这种问题发生呢?空喊口号已经不是一个好办法了,还得要执行实际措施。





首先,继续完善和巩固现有法律法规,并因应新时代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此举十分重要。因为当前不少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出现很多法律漏洞,导致有一小撮人群利用法律漏洞去徇私枉法,获取不义之财。由于有这些法律漏洞的存在,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





其次,加强普法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和政府官员的法律观念,有利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建设,但是人们的法律意识依然淡薄。由于人们和部分官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由此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所致。在人民群众中,不懂法律的占了大多数,而在政府官员中,不少也是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何不大力推进普法建设呢?这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中国人民的法律面貌必然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还是加强制度的建设,杜绝徇私枉法,官商勾结,官官相护。虽然国家已经设立了一整套监察和反腐败的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去大家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依然不断有类似的案件发生,而且越发的激烈。人民群众的意见也很大。从制度上说,既然出现了如此多的弊案,制度上必然有改革和改善的地方。另外现行的监察和反腐败部门依然存在着不够独立,容易受到状况,使案件的侦办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建议成立类似于香港ICAC的部门,统一各级反腐败部门,直接向政府的最高层和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此举为的是绕开阴森复杂的各利益相关方,从而为杜绝社会的贪腐提供一个强有力措施。





最后,还是老话题了,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阻止贫富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因此在社会分配方式方面,要作出适当而且巨大的调整。政府发展经济,不能片面地追求财富和效益,还要照顾到普罗大众的收益,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容易诱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生存都成为一个问题,那么他们往往有一种拼死一搏的心态,容易造成过激的事件发生。在这问题上,政府不应只靠强有力的管制去阻止社会性事件的发生,而是通过调查其事件发生的根源,去逐一摸索出一条阻止此类事件发生的办法。此类事件,宜疏不宜堵。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是避免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道。





运用马克思哲学,去解决社会性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确实一条可行之路。


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

暂别Blogspot

众所周知的原因,blogspot已经无法正常访问了。所以我的blog已经转向了http://liangsuilong.co.cc

因此这里只能再次凋零...不过我还是把言辞激烈的文章放到这里....哈哈!!

所以,要想再次访问我的blogspot,记得练就一身好轻功啊!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引起骚动的XP Mode

为了提供最大的兼容性,微软将在Windows 7里提供一种XP Mode。对于必须要用XP上的程序的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但是问题在于,这种XP Mode是基于微软的Virtual PC虚拟机,效能不是太好。而且必须要有CPU的硬体虚拟化的支援。这就苦了很多低阶用户了。

因为Intel发售的低阶处理器,大多都不支援硬体虚拟化的,而且不少的中高阶的四核处理器也一样缺少硬体虚拟化。至于AMD的情况就好很多,只要是AM2接口的Athlon和Phenom都可以支援硬体虚拟化,但是所有的Sempron是不支援硬体虚拟化的。稍后Intel会重新发布一批Pentium和Core 2处理器,让这些处理器型号都能够支援硬体虚拟化。

不过我倒是觉得有点奇怪,Virtual PC虽然支援硬体虚拟化技术,但是这只是一个可选项,不是必须项。难道是和某些硬体厂商有所阴谋?这些商业机密我们不可能知道的。所以这只不过是一个胡乱的猜测。也难怪,国内众多的硬件论坛会引起如此骚动。

没有硬体虚拟化就不能用XP Mode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市面上有众多的虚拟化方案,几乎每一个都要比Windows 7的XP Mode做得更好,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硬体虚拟化的支援。因此,没有支援硬体虚拟化CPU的朋友请不要引起骚动哦!!实际这只不过是微软的一些小把戏而已。Vmware的Fusion Mode和VirtualBox的Seamless Windows,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而且VirtualBox是免费的开源虚拟机,功能强大却体积轻巧,确实是居家必备,出门必带的优之良品。

看看我的Fedora 10的XP Mode吧!!



哦,说错了,应该是Windows 2003 Mode,我用来测试学院青协的网站的....

XP Mode说到底就是微软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小把戏,要是需要兼容XP的朋友,都会在另外的硬蝶灌装一个Windows XP,或者用一个虚拟软体来虚拟Windows XP,很少会考虑微软的XP Mode或者Virtual PC这种低性能的方案吧....另外,XP Mode里面是跑不了3D的哦,那...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还是继续关注VirtualBox和Xen好了,要是Xen支援DomU和DomO的实时切换就更牛叉了...不过现在连切换都实现不了,还怎么谈得上实时切换呢??继续关注!!

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没有VT就跑不了64位虚拟机?

前几天下了Fedora 11 Preview的x86_64版本,打算想先在VirtualBox的虚拟机先跑跑,再安装到实体机的硬盘上。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出现如此景象.....



超级郁闷,没理由啊...我的是64位的Ubuntu和64位的VirtualBox哦...百思不得其解,遂到英文版的维基百科查阅相关资料。全是英文啊!!有点难啃,不过幸亏能够看得明白吧,呵呵!!现在略懂一点的其原因了。问题出在VirtualBox的核心模块身上了。因为VirtualBox是一个全虚拟化(Full Virtualization)的解决方案,虚拟机运行的程序,需要通过一个Binary Translator的东西转换到实体机,然后通过CPU去运算和执行。这种原理有点像网络上的NAT吧。然而,虽然我安装的是64位的实体机OS和64位的VirtualBox,但是由于VirtualBox的Binary Translator不太支援64位指令的转换,所以只能运行32位的虚拟机系统了。真郁闷!!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败了一个E2160呢....

事情是不是没有办法去解决呢??等待VirtualBox发布支援64位的Binary Translator??这似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VirtualBox已经通过AMD-V和Intel-VT的技术实现对虚拟机的64位支持。借助硬件虚拟化(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的技术,虚拟机监护程序可以通过一组特定的API,使虚拟机能够直接使用到实体机CPU的所有特性。而CPU,也内置了硬件虚拟化的加速指令,从而提高兼容性,也提高了虚拟机的运行速度。有了这种技术,开发一个支援64位的Binary Translator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因为开发这种东西要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既然现在有了VT技术了,又是如此方便和效率高,那么再搞Binary Translator就显得不是太必要了。只是有点nnd,Intel太不厚道了。连VT的支持也不给中低端用户。还是AMD的厚道,要是在BIOS打开了VT,VirtualBox根本就撇不下VT。



现时VirtualBox的开发路线图:http://kosovo.sun.com/sunnews/events/2009/osc_malta/pdf/Virtualization.pdf

认真一点看了VirtualBox的规划,发现Sun对VirtualBox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桌面的虚拟化方案来做的,而是覆盖到整个虚拟化市场的,无论是桌面还是服务器的。在未来Sun还会对VirtualBox加入不少新的特性。Windows的DirectX 3D的加速,Guest SPM support,实时转移,第二代Windows无缝模式等等实用功能。只是有点担忧的是,Sun已经卖给Oracle,那VirtualBox的命运如何呢?

不过VirtualBox是如此的强大,Sun自家的xvm server还怎么卖啊?这是基于xen的一个方案,看来它只能屈身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之中了,囧,哈哈!VirtualBox真的很强大。微软自家的虚拟化方案则显得相形见绌了。什么Hyper-V什么XP Mode什么Virtual PC,在微软之下,显得越来越烂!虚拟化应该是开源世界的天下了!





谈到了虚拟化,就不得不提到其他的技术了。有一种是Partial Virtualization,叫部分虚拟化技术。原理有点像硬件虚拟化和全虚拟化的混合体,就是一部分虚拟硬件通过传统的全虚拟化技术获得,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实体硬件获得。不过这种技术还是存在于理论之中,还没有真正可用的成果可以用。另外一种就是操作系统级别的虚拟化,Operating system-level Virtualization,这种比较常见。通过划分现有的系统资源和用户空间来实现的,常用的VPS(虚拟主机)都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来实现的,例如是OpenVZ。

当然不会少了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了,现在最热门的似乎是半虚拟化的技术。因为它可以更省系统资源,而且拥有更好的性能。半虚拟化是通过用软件接口来模拟硬件的一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需要修改系统的内核来实现。在Linux系统下,修改内核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在专有的系统上,修改内核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借助硬件虚拟化技术,Windows已经可以运行在Xen虚拟机上了。或许半虚拟化和硬件虚拟化的结合就是最好的办法。当然现在Xen也正在致力于全虚拟化的研究。



提到Xen,肯定少不了KVM了。KVM就是置于Linux内核上的虚拟机。虽然是全虚拟化,但是凭借着放置在内核的优势,减低了数据交换的延迟,而且安装KVM必须要有硬件虚拟化的支持,速度也是极其之高的效率,但是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KVM是很难得到Windows ACPI的支援。不过在长期开机的服务器环境,停机已经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这个是无关大雅的问题。当然在Red Hat的努力下,KVM已经可以实现半虚拟化了,而且性能也一样的高。不过对于桌面的应用来说,KVM似乎不太适合,因为KVM的图形性能很糟糕,主要是因为虚拟的网卡实在太落后了。

还有一种虚拟机,不,那个叫仿真器才对,QEMU,也是作为一个虚拟机的产品之一。不过他可以模拟任意CPU,即使你的CPU是x86的双核,那么也可以模拟成一个PowerPC的CPU或者MIPS的CPU,当然性能是比较低下的了,即使有了kqemu加速模块。所以这个东西也比较少人用,不过QEMU结合KVM来使用还是超级强大的。

呵呵!我水平有限啊,虽然介绍了这么多东西,但是我觉得还有不少错漏的,希望大家指正啦!!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天书棋谈gmchess

天书棋谈就是gmchess,在Linux上的一个中国象棋的游戏软件。引擎是用黄易先生的开源象棋引擎。而lerosua学长则用了gtkmm写了个front-end,很牛叉的说,哈哈!!



但是我玩这个东西的感觉是有点慢,我走了一步棋,电脑要想了很久才会走下一步棋。听lerosua学长说引擎还没有调整过,不完善,速度很慢是正常的。呵呵!他应该会继续努力更新的。期待更好的gmchess哦!

我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个力量,就是把gmchess打包成amd64的deb,哈哈!

各种包的下载地址:
源代码包:http://gmchess.googlecode.com/files/gmchess-0.20.tar.bz2

amd64的deb包:http://geekr.googlecode.com/files/gmchess_0.20-1_amd64.deb

i386的deb包:http://forum.ubuntu.org.cn/download/file.php?id=63023

i386的rpm包:http://rpm4fc-cn.googlecode.com/files/gmchess-0.20-1.fc10.i386.rpm

srpm包:http://cid-46f35d61c64351ba.skydrive.live.com/self.aspx/.Public/%E7%AC%AC%E4%B8%89%E6%96%B9%E5%BA%94%E7%94%A8/GMChess/gmchess-0.20-1.fc11.src.rpm

恩,期待lerosua学长。不过我更期待lerosua学长的gmlive哦...哈哈!!

老爸也用上Ubuntu了

家里的电脑一直运行着双系统,Windows XP SP3和Fedora 10。Windows是给老爸用的,他主要是用来上上网,查查资料,看看视频而已。我也是在Windows上打打PES而已。现在玩得没有什么趣了,那都基本上不玩了,就干脆不玩了。后来连Windows也懒得进了。因为都没有什么好干的。随着Ubuntu 9.04的发布,我觉得家里的电脑换装Ubuntu的时机已经合适了,那就开始动手了。



其实老爸的需求很低,就是视频和上网而已,连QQ都不玩的。只要我弄好了各式各样的视频插件,就没有问题了。好,我就动手了。这次我装的是amd64的Ubuntu 9.04,从启动LiveCD到安装完成,一切都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不过我觉得Ubuntu的安装程序有个地方不是太智能。就是安装grub的路径,默认是安装到第一块硬盘上。我在这里不太小心了,所以安装以后还得修复一次grub,呵呵!!算是一个小插曲吧。



安装以后,当然是重新启动进入了GNOME界面了。可能我是设定为自动登录,速度比正常的有点慢。不过速度还算正常吧,可以接受,只是比过去的Windows刚安装好的时候慢一点而已,接着就是安装中文包。新西兰的官方源果然是牛速。广州电信1Mbps的ADSL,基本都是稳速120KB/s的。稍等数分钟,就安装完成了。接着,当然是Tualatrix的Ubuntu Tweak了,简化我的工作啊,什么常用的软件,一气呵成,三两下手脚就能安装好了。当然还得要拿个w64codecs来安装了,那是必备的啊。哦!差点忘记了启用AMD的受限显卡驱动。不错,看视频终于不闪了,全屏缩放也没有挂掉了。不过在其他场景闪的情况还是会出现,Google Earth还是闪得很厉害!这对于AMD来说,已经很大进步了,哈哈!!对比起Intel集成显卡的Ubuntu粉丝,已经幸福不少了。

老爸最喜欢在电脑上看球赛直播。由于自从广州转换了数字电视以后,只有一个机顶盒,也只能接一个电视机,老妈总是喜欢在我老爸看球赛的时候霸占着电视来看。所以就很郁闷啊!当然sopcast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配合着lerosua学长的gmlive前端。那就更加方便了。还有最近lerosua学长也写了gmchess,下下中国象棋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哦。哈哈!!





不过这里说一个小插曲。在Debian系的发行版,如果要在amd64系统里运行ix86的程序,需要安装ia32-libs的包。或许是对amd64的不熟悉,而且也有一年没有用Ubuntu了,所以连ia32-archive也装上了。装了这个包以后,问题就来了。当你apt*get update的时候,就会连接到Debian sid的官方ftp源,同步Debian的源代码。由于数量很多,所以同步的速度就很慢。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为是sources.list出了故障,结果改了很多次都有问题。后来把这个包删除了,问题就消失了。呵呵!

我老爸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Linux作为桌面,完成简单的任务,已经不成问题了。做文书工作,上网聊天,看视频,下载文件,对比起在Windows,分别已经不是很大了。即使是没有什么电脑基础的人,也能容易地操控Ubuntu。只是有些应用,例如在中国特别郁闷的网银,那个可恶的ActiveX插件。相信随着IE6的退役,这种情况会得到解决的。

别害怕吧,别依赖那个邪恶的Windows,试试很好玩很好用的Linux啊!

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Fedora 11初体验

五一假期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开始下载Fedora 11 Preview。家里的1Mbps的小水管ADSL确实是有点慢,不过还凑合,而且比学校的那个破网要稳定得多。约650M的东西,一个多小时就下载完成了。然后,放到VirtualBox里面先跑一下哦。可是跑不起来哦!具体原因在下一篇Blog Post介绍。



好了,既然在虚拟机跑不了,那么就烧录一张盘子到实体机去跑吧!!把盘子一放进光驱,过了syslinux起动器,进入了Fedora的Plymouth界面。确实,很漂亮的启动界面,完美地过渡到GDM的登录器界面。Fedora的GDM确实有点郁闷,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其外观,对比起Fedora 8和Fedora 7的时候,难看极了!!

进入到GNOME的桌面环境,除了桌布以外,改变倒不是很大,还是跟以往的一样。不过细节之处还是改变不少的。例如yum的更新就没有跟随系统的启动而启动。这点真的比较人性化。记得以前一开机更新,总是弹出那个可恶更新icon,逼着你去强行关闭那个进程或者干巴巴地等着它完成任务。另外默认的输入平台换成了ibus,不过自带的输入法就没有以前的scim丰富饿了。中文的只有两种,不过还凑合!而且源里面还有ibus的其他软件包,有需要的可以去跟进。

Fedora 11的另外一个改变在磁盘的挂载方式。虽然可以通过手动挂载或者修改fstab的配置文件来挂载,但是一般的用户还是会直接双击磁盘去挂载的。现在Fedora可能不允许你这样做了。你必须通过一个Palimpsest Disk Unitiy的软件来挂载。虽然没有以前的方便,但是有一个统一的程序来管理挂载的磁盘,这还是一个不少的进步。当然,如果可以以前那样双击图标就可以挂载磁盘,那就是最好的懒人方式了!^_^



另外一点的进步就是更新管理程序的进步了。这个有点像Ubuntu的update-manager的家伙,确实比以前的那个要高效得多,更新的内容和大小,更新的信息,都一目了然。我倒是没有尝试过用这个家伙更新系统啊,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并不会比Ubuntu的update-manager差!



至于PackageKit的更新,在底层上应该是很大的。在Fedora 9和Fedora 10上面的PackageKit应该是一个很初级的版本,这次应该也有了大的改进。不过在UI方面,似乎还是原地踏步。这个倒是不太重要的。因为用Fedora的没有多少个人用GUI程序来安装软件包和更新软件包的,一般都习惯在终端里操作。倒是对Yum Extender next generation颇有兴趣。他是专为Fedora 11改进的Yumex。看上去样子还是不错的,很有Debian上面的Synaptic的感觉。呵呵!



Fedora也重新了Anaconda的安装程序,主要是改写了文件系统的部分。至于用户界面,倒是改变不大。不过感觉用Anaconda安装Fedora要比Ubuntu的installer更加简易和舒心,只是样子有点朴素而已。而且Anaconda在后安装阶段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感觉起来,总体时间还是比Ubuntu的要快。或许这就是Fedora死忠的感觉吧!呵呵!Anaconda依然不允许把/boot分区格式化成ext4,只能感觉上Ubuntu 9.04都能够把/boot分区格式化成ext4而且能够安装grub到ext4上了,没有理由Fedora 11不可以吧!



Fedora 11也更新了大量的新软件。GNOME 2.26,新的蓝牙管理器和新的NetworkManager等等。另外Firefox也是跟着3.5(3.1)的来跑。虽然在Fedora 11发布的时候Firefox 3.5还没有正式版本,但是这也不妨碍Fedora 11的用户体验。而且对比起其他发行版,Fedora拥有一个更快的浏览器,何乐而不为呢?



我倒是把Fedora 11 Preview安装到硬盘上了,但是当安装完成以后重新启动进入系统的时候,系统的鼠标和键盘都无法使用,所以用户信息的初始化是无法完成的。即使把Fedora 11转入tty模式,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我怀疑是modprobe.conf或者启动脚本的模块挂载部分出了问题,不过我也懒得去修改了。到时候chroot过去等更新吧..

Fedora 11的LiveCD运行的速度异常的快,感觉就是安装在硬盘上的样子。当然肯定是会有一点迟滞感的,但是对于LiveCD来说,这种速度已经很难得了。最后偶发现已经把plymouth的界面扩展到关机去了,关机的时候送上一个绝美的界面而不是一堆黑乎乎的代码,确实让人看起来舒服得多!

好了,还是等Fedora 11的正式发布吧!Leondias会打败Jackalope的。

2009年4月29日星期三

趋向完美的Linux高清播放

随着NVIDIA的驱动越来越完善,高清硬解真的不会再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Linux可以比Windows做得更好,不信,请看!!

系统还是我最爱的Fedora 10 i386,不过驱动升级到185.19了,内核也变成2.6.29.1-42。不过感觉185.19配2.6.29.1-30内核的性能会好些,不知道Fedora的Packager们在42改了什么东西了,图形性能马上降了下来了。本来在30是有5500~5800fps的,现在又回落到了4200~4500fps,真是郁闷。



看到这图,是不是很心动呢???Linux的HTPC不是梦啊!!实现梦的前提已经不是技术了,是money啊......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郁闷!又是钱作怪!

Leondias Is Coming Soon!

今天,Fedora 11 Preview已经到来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Milestone。再过多一个月,就正式发布了。好兴奋啊!!据说Fedora 11会有不少新的特性,强大得很,与Jackalope一定会有一场明争暗斗了!!等五一回去,一定要在硬盘上装装来玩玩!

Fedora 11 Preview 的主要特性包括:(摘自LinuxTOY)
  • 能够自动安装字体和 mime-type
  • 新的 PulseAudio 音量控制界面
  • Intel、ATI 及 Nvidia kernel modsetting
  • Fingerprint
  • IBus 输入法
此外,Fedora 11 Preview 也包含 Ext4 文件系统、改进的 Virt 控制台、MinGW 等其他特性

另外,也偷了Phoronix的几张截图: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看图上,感觉是修改了升级系统的界面,而且Fedora 11也会采用Firefox 3.5作为浏览器,很好很强大啊!!要是能在Fedora的yum源里面直接安装Chromium就完美了。

龟速下载中,实在下载不了就回家下载装了。不知道Fedora把PackageKit安装在中文目录里面的本地rpm包会出错的bug修复好没有呢?还有那个Presto系统能够提速多少呢???最后就是那个诡异的NetworkManager,不知道可以允许大家修改了吗??大家拭目而待吧!!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Wecome to the earth, Jaunty Jackalope

As we hope, Jaunty Jackalope had come to the earth on time. Many Ubuntu fans has downloaded and installed the latest Ubuntu. I think April 24th is Ubuntu's day. Also we can say it is a party of Ubuntu fans. Many fans celebrated Canonical released a new version Ubuntu. They talked about Ubuntu on the Internet, no mattter where they come from. This is a celebration party owned by Ubuntu fans.

OK! Canonical released Ubuntu 9.04 Jaunty Jackalope. What can the latest Ubuntu bring to us? Jaunty upgrade to kernel 2.6.28, GNOME 2.26, KDE4.2, Firefox 3.0.8,X.org Server 1.6 and so on. Also, Ubuntu team brings many new features to us: new notification system, EXT4 filesystem support, improving boot performance, support Amazo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and better installer user interface. That's so suprising for us. Ubuntu is a good OS based on Linux. It's so easy to use it and control it.

As a spotlight, Ubuntu integrat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I do not know why they do it. Ubuntu is designed for desktop user. It makes no sense for desktop user. I do not think that an ordinary desktop user need to build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on their desktop. It will cost your desktop some resources. Maybe you can not feel your computer slower. But I said Canonical should not put cloud computing into Ubuntu.

It said that Canonical want Ubuntu to get into enterprise market. I think this is a good thing for companies. They are able to have more than one choice to select their OS that they want. Maybe it is quite useful for a cooperation to us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nevertheless,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should be installed on servers not a desktop. Enterprise has many server to do a lot of things, including cloud computing.

So in my opinion, Ubuntu should commit to do more improvement for desktop edition. Because Ubuntu is famous for desktop. There is no reason to give up desktop users, although enterprise market can make more profti for them. And then, Ubuntu will walk a long road for designing better user interface and improve the compatible for hardware. We believe they can try best to do it, and they must do it well!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The Days Without Network

At these days, school network seems to break down. No, it actually have broken down. a few student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Most of students just waiting for network. If you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nothing can prove how long you can be online, maybe 15 minutes, maybe 1 hours and maybe less than 1 minutes. All of students are angry. The forum of our university is full of threads about network.

I am so helpless that I can not surf the Internet. I depend on Internet so much. Not only I chat with my friends on QQ, I put many things on the Internet. I save my pictures on Picasa web album. I write a blog post on Blogger. I send a e-mail on Gmail. I put my documents and spreadsheets on Google Docs. I also need to write a tweet on twitter. I like to listen to the music on Google Music or Xiami. Sometimes I watch the movies on Youku and Tudou. I also like to watch TV on sopcast. Youtube is a very good video-sharing website, Nevertheless, Chinese government is still blocking Youtube.

Now I am just able to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from my cellphone. I check my e-mail inbox update and twitter update. Mobile network is so slow in China. If you have to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you can try to use GPRS/EDGE network. But if you have do much thing on Internet, I suggest you should have a static bandwidth connection. Without network,your life become worse and worse. Without network, nothing can be done by me.

Sometimes, I am so worried about cloud computing. I am Not only worried about security of data, but also I am worried about if Internet was cut down, how can we do our work. As we know,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 But if bandwidth breaks down like my university, the job will break down too. How can we continue to do our job? In our local machine, noting will be stored even though he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In the meanwhile, we can not entertain myself because all the music and movies and photo are saved on the public cloud. You must have connection to bring them back. Of course, if you pay enough money for private cloud, you can configure a VPN connection to the cloud. This method can make sure that you can connnect to the server.

The days without network are so boring and so long. I just hope these days go by soon. I can not lost the Internet.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Sun, Sayolala!

Oracle has announced that it buys Sun Microsystem. This is a crazy news this week. Later Sun will be a part of Oracle and disappear forever. We have to say goodbye to Sun.

A few people believed that Oracle suddenly acquires Sun for 7.4 billion dollars. Two weeks ago, Sun refused to sell itself to IBM for 7 billion dollars, because the price is too low. When IBM decided that they would stop negotiation with Sun, many analysts said that Sun is dropping and going to die. Although someone guess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Oracle combines with Sun, no one can make sure that it comes true quite soon.

In the past 27 years, Sun was still leading to development of IT technology. It created many great products, for example, Solaris, Java and SPARC. Sun is good at high-level computing market. Their products are so popular in the banks and telecom companies. They made many profits for Sun in th past. However, with development of of economy, Linux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people want to decrease their IT budget. Sun's products are too expensive, and it is hard to attract their clients. Later, Sun released its low-level server. But it is too late. IBM had shared most part of low-level server market with HP and Dell. Sun is too difficult to get into this market. And then Sun open their technology to public, including OS, CPU and Java. In the meanwhile, it acquired many opensource software, such as MySQL, VirtualBox and OpenOffice.org. Financial crisis means their dream can not come true.

As we know, Oracle is the second biggest business software company in the world. No one doubts their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their enemy. It will increase their power greatly after finishing acquirement. Ellison has said that they had gained two key technology: Solaris and Java. But he did not refer to other products from Sun. Also some people said Oracle will sell Sun's hardware department to Cisco, and Oracle maybe give up MySQL and some software. Now no one can prove it. I heard that Oracle wanted to acquire Red Hat because it want to gain JBoss and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I just can say no one can guess what Oracle want to do. We just remember a sentence said by Ellison: The best method to beat your enemies is to buy it.

As an ordinary desktop user, I am not concerned about Sun's hardware and server software. I am just concerned about Sun's desktop software and MySQL. I can not make sure what their future are. But now I have got accustomed to OpenOffice.org and VirtualBox. I also like them very much. But Sun can not get money from them. We can not prove whether Oracle will give up them or not. We can not make sure what their futures are. I just hope Oracle still develop them and make them better and better.

We must say goodbye to Sun. The spirit of Sun is continuing.

VirtualBox的3D加速

早在VirtualBox 2.1.0的时候,Sun就把OpenGL的3D加速带入到他们的虚拟机,但是当时只支持虚拟机里的32位Windows的3D加速。而且到了VirtualBox 2.2.0,Sun也把3D加速引入到Linux和自家的Solaris。那就是说,Linux的Compiz特效也可以在虚拟机开启了!

在官方的用户手册里面,虚拟机的Linux 3D加速已经在Ubuntu 8.10和Fedora 10,但是我认为,如果不是最新的软件版本,安装好VirtualBox的功能增强包就可以开启Compiz了。至于性能,感觉是跟实体机的显卡有关的。

安装VirtualBox功能增强包的办法:http://sites.google.com/site/liangsuilong/virtualization/virtualboxshiyongzhinan

从测试的情况看,性能还算是不错。

在一台速龙X2 4200+,2GB内存和一块256MB GDDR3的8600GT的实体机上,实体机系统为Fedora 10,显卡驱动为185.19。虚拟机系统为Ubuntu 8.10,分配了1G虚拟内存和128MB虚拟显存,并且开启了Compiz特效,glxgeras在700~900fps之间。性能还算不错了。这大概跟稍旧一点的集成显卡的性能相当。而且运行得相当流畅。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在另外一台奔腾 E2160 @ 2.4GHz, 2GB内存和一块256MB GDDR3的HD3650的实体机上, 实体机系统为Fedora 10,显卡驱动为开源的Radeonhd 1.2.4。虚拟机系统为Ubuntu 8.10,分配了1G虚拟内存和128MB虚拟显存,并且开启了Compiz特效,glxgears在170~180fps之间。性能低下的原因在于开源驱动未能发挥显卡的性能。何况开源的1.2.4驱动连xv视频加速都没有,更何况3D加速呢?能够在虚拟机里驱动Compiz,已经实属不易了。当然如果装上AMD的闭源驱动,性能当然会好很多,可是那驱动不能稳定地在Fedora 10工作呢。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VirtualBox的3D性能似乎是跟实体机的显卡性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VirtualBox的3D加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bug。例如当有其他窗口覆盖在虚拟机的运行窗口。这是应该尽快解决的。VirtualBox的巨大进步,让人桌面虚拟化的前途和光明。而且Sun也致力于完善VirtualBox的各项功能,在不久的将来,VirtualBox也会有DirectX 3D的加速!

有点心痒痒了,测试了一下在VirutalBox里面跑CS1.5哦,感觉性能是完全足够的,不过问题也很多,鼠标小动一下,枪头就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希望Oracle xvm VirtualBox能够更加完善Sun xvm VirtualBox。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猫之孤独

剩下的两只小猫也被老爸卖到宠物市场了,怎么说都不舍得啊!猫猫似乎比我们更落魄!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整天都在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恐怕它会有几天郁闷了!

今天早上,老爸把小猫拿到宠物市场卖了。可是猫猫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远走他方了,还是照常的快活。可是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猫猫已经在大叫了,与以往肚子饿的叫声不一样,这次有点带有叫唤孩子但又得不到回应的感觉。中午的饭也吃得不多,总是带有担心。就如人类一样,孩子不在,做父母的总是吃不饱睡不着。午饭过后,猫猫就四处寻子,可是孩子已经转卖了,怎么可能会找到呢??

猫猫还是不甘心,总是在以前放猫的箱子里守候着,盼望自己的孩子在箱子里出现。可是小猫是永远都不会在那里出现的。虽然如此,猫猫还是在等待。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还是在那里!当它知道自己的小猫不能回来的时候,便低头大睡,茶饭不思。细眼一看,猫猫的眼角流露了一些泪珠!

其实我跟老爸说能不能留下一只小猫陪着猫猫呢?免得它孤独在家?老爸说,其实他也想留,但是家里的空间不多了,而且老妈也不喜欢养那么多猫,只能把小猫卖了。他拿着小猫去到宠物商贩那里的时候,其实也是依依不舍的。商贩似乎也监管了这种场景,便快叫老爸离开,免得多看两眼又把小猫带回来了。商贩说,看见它们两姐妹,他也会悉心照料的,等到有心人过来便把两只姐妹花一并卖给宠物主。小猫进了商贩的笼子,就跟笼里面小猫玩耍了。可是它们的母亲在家里牵挂着它们,日盼夜盼地等待它们回来!

谁说动物就没有情感呢???而且动物还很重亲情的!每当族群里面有一个成员离开了,它们总会记挂着那位成员,也会担心,也会盼望,同样也会思念。这一点,并不比人类差多少。有时候人类反而更自私了,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即使是亲人,同样是欺骗。或许这就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副产品。人类很难阻止一个处在利益社会的个体,完全地无私奉献,而不记得失的。利益吧!同时是一个矛盾,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怎么越说越糊涂呢??已经说蒙了?哲学这东西还真难明白....

孩子们都走了,只留下猫猫独守空房。孤独,耐得住寂寞,是猫猫首要克服的问题。想着前一天还在跟小猫在玩耍,今天就全都不见了。失落感和恐惧感顿然产生,我只能多加安慰我家的猫猫,让它从伤心中走出来,而不是一直沉沦下去。同时也祝福小猫们,在新的主人家里,享受更好更舒适的生活!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猫の离别

离别总是带有伤感,更不要说骨肉分离。上周,有两只小猫送给别人了,是曲尾巴的和短尾巴的。现在家里还有一只长尾巴的和一只短尾巴的,真不知道什么时候送给人了,或者送到宠物市场卖了它们。我总是觉得这样送它们出去,实在太残忍了,但是家里的环境实在养不了这么多猫。对于小猫来说,出生短短的两个月,就得离开自己的母亲,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还不知道新的主人是好是坏。或许日子会过得更好,更舒适;又或者会变成一只小可怜,不保温饱;又或者变成餐桌上的佳肴。

他们四只小猫,现在就要各奔东西,连与母亲道别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抱走了。猫也是群居动物,单独处世一定会相当孤独。无论是小猫,去到别家,也是孤身一只。往日的同伴不见了,只有自己一只。即使生活再舒适,也一定会尝试爬出去,去到外面的时间找朋友。无论是猫猫,现在趁着孩子还没有被抱走,自己总是严加看管自己的小猫,生怕一只又被带走。可是小猫总是不愿意听它的叫声。小孩子么,也像人类一样,活泼好动,而且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当然,小孩子就是应该多一点活动,多一点去玩,才能获得生存的技能!

猫猫以后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走,只能孤独地在我家里生活。虽然家里的伙食和环境对它还是很好的,而且我家里的人也很十分疼爱她,但是孤独确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

最后一句,珍惜他人,珍爱动物,也是在珍爱自己!

猫猫似乎显得很憔悴,与早前的疲劳不一样。早前即使是生病了,疲劳了,那叫声还是显得很有气力,那面容还是带着欢悦。但是现在呢?怎么看都是略带忧郁,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如之前我家的猫猫遇到了自己的生母,总是多么渴望与生母重聚生活。可是它身上的枷锁总是阻挡了它前进的脚步。所以孤独的宠物也会一直寻找机会到外面找伴侣!

这里显示出人性的残酷。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限制其他动物的自由,甚至是限制了其他人的自由,盗用别人的自由来让自己的快活和享受。这除了残酷还会是什么呢?当他们被别人剥削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呢??倘若当日感同深受,考虑一下别人的处境,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了!人人生而平等,上天也是公平的。若要享受多少,都必定要付出多少,至于是早付出还是晚付出,则取决于你的选择!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龙芯活动的体会

今天与一众群里的朋友,组成广州大学城Linux基地龙芯观光团,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龙芯活动。出发之前,我还是怀着很期待和很神往的,毕竟是咱们国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CPU。到达会场,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这活动还真热闹啊!连找个位置坐都不太容易,实在太多人了,而且房间有点小,坐下来有点闷热。不过似乎阻挡不了那高涨的气氛。

一开始就是各大发行版的体验活动,都是很不错的。我们的外教成了主角了,拿着他的eeepc在眉飞起舞,大谈他的Ubuntu。当然Ubuntu Jaunty在他的上网本运行得很快,也很稳定,总体而已比Windows XP的情况要好。因为上网本的显示屏太小了,分辨率也不高,用Windows XP,字体和图标都会太大,而用Linux就会刚刚适合。Lance似乎很喜欢跟其他人谈他的Ubuntu,听的人也是暴多的。一团一团地围上去,很恐怖的样子。至于其他发行版,似乎有点冷清了,因为Lance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另外一个关注的焦点在那个龙芯盒子上,咨询的人很多。不过我看着那些宣传单张,龙芯的产品的价格实在不便宜,似乎去买个上网本更值得一些,而且性能也更好,也更节电。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还有那对情侣,实在羡慕死人了。HuntXu和他的Ivy在openSUSE上玩数独,玩得得意忘形了。可怜我们单身一人呢......最气愤的是,他们俩把电脑的电池用完了,才扔回给我,真郁闷!!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当然少不了的是叶子大牛的那台变态笔记本了,可惜他带错了硬盘了,没有带上4.x秒启动Leafire OS的那个,只带了那个Gentoo的,不过也够快了!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过后,大约是下午3点半吧!似乎噩梦有点到来了,请了各大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轮番疲劳轰炸的讲座。说实话,听的人还真不多,都是在相互讨论的占了大多数。其实与其说是讲座,倒不如说是产品推介会,又长又罗唆,还走了不少人。连我们的外教也闪人了。一共连续三个讲座。而且其中一个讲座的演示文档还是用Office 2007的。最后一个简直就不知所谓,纯粹就是卖广告,也懒得去听了,完全与龙芯无关的,还出现WinCE的东东出来,郁闷!其实我想听也听不明白的....呵呵!!怪不得Sun会如此没钱了,这次活动是华南理工大学的Sun开源俱乐部承办的,还要拉这样的赞助回来填补经费,呵呵!

以下就是那些嵌入式设备: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在这里评论一下咱们的龙芯吧!其实国人能够开发出龙芯这样的CPU,已经很值得庆贺了。毕竟国际上CPU的专利权错综复杂,要绕开这么多专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其实研发龙芯的那帮人真的很不容易。但是,问题在于,龙芯研发出来以后有什么用呢?至少我觉得是定位不清晰!一时说龙芯要进军低端电脑的市场,一时又说进入嵌入式市场,一时又说进军高性能计算的市场。似乎涉及的面太广了吧!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事情很难会办好的。我觉得,龙芯是应该放弃低端的电脑市场,因为环看经济形势,金融风暴席卷全球,IT厂商纷纷降价促销。现在去电脑城配一个主机1000元人民币就足够了,连上显示器也就2000。至于上网本,Atom的上网本也都是2000~3000。何况性能要远胜于你龙芯,而且兼容性要比龙芯要好。即使冤大头也会作出理智的选择吧!至于嵌入式,基于ARM的CPU多如牛毛,Atom也来势汹汹,看来龙芯要抢占一席之地,相比起别人成熟的开发环境,龙芯还是凶多吉少啊!龙芯倒是可以在事关国防安全的地方大派用场,还有高性能市场,由于龙芯是低功耗芯片,能够堆积起很高计算密度的机架,所以在这方面龙芯应该能够大派用场!

说起来,顺势谈谈国内的信息科技发展吧!现在我们国家倒是做出了大堆先进技术和标准。但是感觉有点怪怪的。怎么说呢??例如WAPI和TD-SCDMA,我并不是说这样的技术不好。但是似乎是脱离了实际了。例如WAPI,虽然国家禁止了Wifi,但是Wifi已经成为了事实性的标准了,而且使用及其广泛,而WAPI呢?估计专家们都未必找到它的产品。至于TD-SCDMA,现在在三大3G标准的测试中,无论是理论速率和实际速率都要远远地落后于WCDMA和CDMA2000。幸亏现在CMCC在TD-LTE下了很多的功夫,总算保住性命。而龙芯呢??产业去向还不明朗。更有可笑的IPv9,那个就不说了。我总觉得咱们中国人搞自主创新总是要独立于国际标准自行创造一套新标准,但是效果极差而且造成极大的浪费。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在现行国际标准下进行研究和创新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孤立自己呢?我认为自主创新应该是在现有的通用标准上,进行创新,然后把成果反馈到国际标准组织去。我们的成果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校验后从而促进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当我们对国际标准贡献得足够多的时候,自然而然我们就可以控制这些国际标准了。何必要花大气力去搞这种既不通用又不实用的家伙呢?算了,这方面就不太多谈了,谈多了也是一种浪费。

那无聊而郁闷的讲座结束后,终于到了评选最受欢迎发行版的环节了。无可争议,Ubuntu会成为最受欢迎的Linux发行版本。虽然我是Fedora的粉丝,但这一点我想全世界的人是无可否认的。只是觉得在Linux体验的环节上,实在太不专业了。居然出现Debian Fedora的字样,而且完全没有Fedora的演示出来。Fedora好歹也是三大发行版之一啊!

活动结束后,咱们一部分团友照了一幅合照。呵呵!能与大牛们合照真是荣幸啊!那个HuntXu大牛早早就带着他的Ivy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发件人 龙芯体验活动


不过从其他城市的活动看来,深圳、北京和重庆的活动都搞得很好很强大啊!!

深圳活动的相册
http://pics.livejournal.com/bbbush/gallery/00026b0d?page=1

重庆活动的报道
http://www.ownlinux.cn/2009/04/12/412-linux-loongson-2/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周日的龙芯活动

龙芯,中国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周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体验活动。我可是十分期待哦,毕竟难得有一次机会能够见到龙芯CPU的实物,以后或许会很难看到了的啊!虽然龙芯CPU的性能不是很强,甚至可以说有点落伍,但是这也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东西,再怎么烂也得支持一下,呵呵!!

其实这次还有很多网上的朋友会去的。当然他们都是Linux爱好者。别以为Linux是计算机专业的玩意。我就是一个读与计算机不相干专业的学生,我只是一个爱好者!还有那个HuntXu,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而且他的水平可厉害了,或许是数学学得好吧,看计算机的书很快就明白了!计算机很多东西都跟数学相关的。所以他可是一个牛人!

与其说这次是龙芯的体验活动,倒不如说是Linux爱好者的一次聚会。他们可都是我认识的Linux爱好者,例如AutumnCat、HuntXu、男孩像PT、毛毛和叶子,他们可都是Linux老手了。而且他们都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学生,熟悉编程的牛人,跟他们见面,向他们讨教讨教,顺势膜拜一下大牛们,收获必定丰富。我们学校的外教Lance,也会到现场参与活动,实属难得。不过他可能会有点郁闷,因为他一点也不会中文,这个很麻烦哦。因为咱们肯定是用中文交流的啊!哈哈!不过HuntXu大牛是广外的,肯定要找他做实时翻译了!呵呵!另外不要忘记咱们众人膜拜的对象啊——某群群主逆。他的到来一定会引起一场骚动的!

据组织者说,这次我们会有不少奖品,听说还十分丰富。我倒是不太稀罕什么奖品呢!能够大牛们一聚,交流交流,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招半式,可能就已经很受用了!实在不敢奢望还能有丰富的奖品呢??礼品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交流和聚会!

那这样说来,我们就是去搞破坏的???人家是龙芯的演示活动,怎么变成咱们的网聚呢???呵呵!其实两者本来就不冲突,因为现时的龙芯也只能运行Linux,其他的系统似乎跑不了,或者要打很大量的补丁才可以运行,所以现在实用的系统只有Linux。其实我心里希望龙芯永远只能运行Linux,哈哈!不过人家的销售怎么办呢????

发件人 Linux


既然是Linux聚会,肯定少不了那只可爱的Tux了。有点nnd,29为什么变成那只有点恐怖的Tuz,呵呵!还有广州Linux用户组,GZLUG,怎么还没有呢???人家杭州都有HZLUG了....郁闷!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猫の长大

猫猫生下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它们开始慢慢戒奶,开始吃饭了。四只小猫,现在活泼得很,在屋里四处乱跑,也在顽皮地玩耍。它们经常在打架。小孩子的快乐确实无忧无虑的。它们不用思考如何面对当前的环境,只要能够安全地生活下去,就是胜利了!

但是家里的猫猫现在可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或许当上了妈,觉悟提高了吧!现在它要思考着更多东西。它应该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侵害,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就如人类的母亲,时时刻刻都保护这自己的孩子一样!这种母爱实在伟大。

每当孩子们在吃饭,猫猫都没有上去争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吃得饱一些。不过小猫们的吃过的饭,似乎猫猫是不会再吃的。可能它自己觉得自己有些不舒服吧。免得让自己的孩子感染风寒哦!

现在最让它头疼的是,它似乎制止不了自己的孩子在打架。可能它已经太累了,有心无力啊!但是它又十分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互相争斗,虽然这只是孩童的玩耍,但是猫猫也会竭尽全力去喝止它们。为了维护一家的稳定,避免出现内讧,无论人类还是动物,都是他们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或许再过一个星期,等小猫们都戒奶了,它们就可能会永远分开了。怎么了呢?毕竟我家里的空间有限,也养不了这么多小猫,特别是他们长大以后,家里肯定是拥挤不堪的。所以它们的大多数都会送给别人的。很可惜!但是这是无奈之法。看着它们那天真的面庞,总是满脸的不舍。曲尾,两只短尾,还有长尾,它们实在太可爱了!但是可爱不能当饭吃。我尤其担心长尾,到现在都不怎么愿意吃饭啊!以后到了别的主人的家还该怎么样呢???但愿它们到了新的主人家里,生活得更好吧!

不过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是关于香港某位姓章的女星。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竟然说出不介意孩子以后去拍三级片,关键是剧本和拍出来的效果。而且还很享受同时有四、五个男朋友的日子。我顶!世上居然会有这样无耻的母亲。害完前夫破产还想害自己简直连禽兽都不如!人神公愤啊!

走入KDE4.2

众所周知,KDE4.2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更漂亮的外观,更稳定的软件,更快捷的响应,更高速的性能。所以在制定开发代号的时候也别有心思,KDE4.2的开发代号定为"Answer"。没错,就是答案...哈哈!!

其实我这次转用KDE是有被迫的性质?何解?看过我的twitter就知道了,我的Fedora 10出现了不少问题,先是NetworkManager的配置文件被清空了,然后就是GConf把电源管理的配置文件清空了,还有一部分的配置文件已经被修改过。我也懒得去逐个逐个去修复了,还是直接用算了。不过自从问题出来了以后,开机慢了很多。可能是配置文件的缺失吧,系统加载肯定多花了些时间去寻找配置文件。哎!与其如此下去,倒不如直接试试用KDE4好了。虽然我也已经用了快两年GNOME,但是KDE还是很快会上到手的。另外,配置文件的问题?怎么可能会出问题呢?难道是EXT4的文件丢失问题?配置文件被清空的问题似乎只出现在学校的电脑上面,家里的电脑似乎还是一直正常。考虑到EXT4丢失文件的问题是偶然出现的?这让我不得部怀疑是EXT4文件系统的问题。看来还得指望BTRFS了,呵呵!

发件人 Linux


一眼看上去,还真像极了Windows 7呢。错了,应该是Windows 7像极了KDE4.2了。看来用KDE4.2去骗骗小白说是Windows 7都可以哦!哈哈!!但是Windows就是Windows,Linux就是Linux,怎么模仿都是不相同的两样东西。两者的结构上完全的不一样啊!

早前用过KDE4.0,感觉不太好。速度比较缓慢之余稳定性还不是一般的差,程序一会儿就挂掉了。想多用一会儿都没有心情。真的,是在太容易崩溃了。要不是这样,Linus大神也不会放弃他用了多年的KDE了,转去GNOME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连续打开多个窗口,如Dolphin、Konqueror、Amarok都很快,而且也很稳定,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崩溃。不过倒是Konversation似乎打不开,一开始就崩溃了,连庐山真面目都看不到。幸亏我聊IRC一般都是XChat的。这个倒是不是大问题。另外Kopete的样子比Pidgin好多了,可能由于QQ协议太老旧了,上不了QQ似乎是正常的、不过也不怕,EVA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用那个"世界级GTK界面"的腾讯QQ啦!

发件人 Linux


发一张KDE4.0.0的图片,对比一下KDE4.2.1,外观的改变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哦!最近似乎GNOME3的消息也多起来了。不过GNOME的脚步为了保证稳定而脚步开得太慢了。众多特性提了出来,但真正能够引入到发行版本中可能不太多!不过稳定也是好事,总比两三天崩溃一次要好啊!

另外在这里发泄一下,Catalyst驱动似乎不是一般的XX。升上9.3又出问题了。幸亏Radeon的开源驱动能够支援到R600系列了,虽然只有2D部分。不然回到VESA阶段就可怕了!连片子都看不了,怎么过日子呢?Gallium3D要尽快出来啊!宁愿期待开源驱动,都不太愿意在Catalyst上面花心机了。AMD对Linux的新技术总是慢一拍。据说Catalyst-9.4也不会提供对Kernel-2.6.29内核的支援!无语了!!除了Ubuntu外,其他发行版的朋友怎么办啊??

最后给AMD的显卡用户四条路选择:1.换显卡;2.用开源驱动;3.放弃Linux;4.等待吧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Linux比Windows牛B的东西(高清播放)

有些时候很难想象在娱乐方面Linux会超越Windows的,没想到这确实降临到Linux的上面。很难想象吧!在老旧的GeForce 8系列显卡,是没有完全硬解码VC-1高清影片的。因为Windows的驱动也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但是还是可以部分加速高清视频,可以在播放VC-1视频的时候把CPU使用率降低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单核的高频CPU也能播放1080p高清视频了。可是在Linux上面还是要全软解,没有高频的双核CPU是不可以的。所以nVIDIA在180.35驱动开始带来VC-1的加速,性能和画面已经和Windows一模一样了,还是有超越的。

同样的配置,
CPU: Athlon 64 X2 4200+ (Rev.G1)
显卡: GeForce 8600GT 256MB GDDR3
内存: 1GB DDR2-800 两条
主板: MCP55SLI
系统: Fedora 10 i686
驱动: 180.41
Mplayer: 20090226svn
测试影片: [BBC.行星地球].Planet.Earth.EPS11.HD-DVD.Remux.1080p.VC-1.DD51.DualAudio.Fanxy@Silu.ts(感谢QQ昵称叫前路漫漫提供片源给我!)

具体的操作办法就不再详述了,可以看以下连接:http://liangsuilong.blogspot.com/2009/02/mplayer_25.html

发件人 Linux


发件人 Linux


第一幅图是使用了vdpau输出,带有显卡的硬解加速,解码器是用ffvc1vdpau。CPU每个核心的使用率大约在15%~25%跳动。为什么不是在5%以下呢?因为nVIDIA还没有实现完全硬解VC-1。而第二幅是完全使用了CPU软解码,解码器是ffvc1,似乎不太行,播放多几秒就开始卡机和跳帧。真是郁闷,每个核心的CPU使用率达到了50%,因为FFmpeg默认是不打开多线程优化的,所以默认的情况下是不可以调用更多的CPU资源去解码影片的。所以就会出现如此情况!

跳帧严重的画面,似乎Mplayer已经不堪重负了!
发件人 Linux


倒是用加入了硬件加速,画面流畅的很。而且色彩也没有出现异常!
发件人 Linux


另外,180.44驱动已经出来了,增加了很多VC-1 VDPAU的硬解码的支持和改进,有空去实验一下!看了以上的比较,是不是对Linux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所以组装一台Linux HTPC并非是一件难事哦!而且效能还会很好哦!

以下是我的一个推荐:
CPU:AMD Sempron X2 2x00+或者Athlon X2 BE 2XX0(低功耗和资金的需要)
主板:nVIDIA MCP78或者AMD 780G(micro ATX版型)
内存:2GB DDR2-800(或者两条成4GB)

其余装备就根据个人需要来配置好了。如果硬盘真是一般容量的,主机的价钱也就1000~1200人民币左右。如果你是高清影片的爱好者,存储大量的高清影片,我还是建议你购买两个1TB的硬盘来组建RAID0,更何况在Linux组建FakeRAID要比在Windows简单得多。配合AMD CPU的主板都支持构建RAID,为什么要放弃了这样强大的功能呢??同时增大性能和容量哦!显示器肯定是要Full HD级别的,要不然怎么组建HTPC平台呢??何况价钱也不是太贵哦!当然,如果你有Full HD LCD TV就不要浪费了,把这台HTPC放到客厅里,变成DIY的高清盒子哦!至于光驱吧,我建议还是舍弃它吧,除非你还需要读取大量的DVD盘片。装系统我们不是有更强大的LiveUSB么?还有室内的局域网络也能分担一下DVD的功能了!别忘记买一个小机箱哦,说明是HTPC,还要那个巨型机箱干嘛呢?

软件层面,系统肯定是用Linux了,看电影肯定是Mplayer这个老牌播放器。Linux还有一个媒体中心XMBC,也是支持VDPAU硬解加速的。高质量的音乐可以用Audacious和Amarok去解决,如果是一般的音乐,上网听就可以了。增加一个电视卡就可以接收电视了,软件肯定是MythTV和VLC了。Sopcast也可以,不过视频质量不是太好。据香港朋友的说,如果他们接上USB高清数字电视手指,也可以看高清数字电视,只不过设置稍稍麻烦,而且支持的USB电视手指也不是太多。如果用780G的主板怎么办呢?没有硬解加速哦!播放高清视频解码可以用FFmpeg-mt来代替啊,播放1080p高清视频也流畅的,只是CPU使用率比较高。或者花$15USD来购买CoreAVC解码器的授权来进行高清解码。据GDUFS_HuntXu说,他的C4菜羊1.7G,845GL,768MB内存的超级老旧烂机也能流畅播放720p H.264视频,没有跳帧。我估计512MB就足够了,呵呵!至于1080p,一般的双核用CoreAVC的软解码都可以了!

谁说不可以组建Linux HTPC???似乎用Linux组建HTPC更便宜和可靠哦!